皮影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皮影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谭仲明心中的丰碑-【资讯】

发布时间:2021-09-06 11:51:00 阅读: 来源:皮影厂家

谭仲明:心中的丰碑

山西襄汾溃坝事故震惊世界。在陕南石棉矿,曾经有一座更加危险的尾矿坝,高悬在下游8000多群众的头顶。经过中材集团总经理谭仲明等人的奔走疾呼、多方努力,最终化险为夷。受惠职工要为他立一座纪念碑被谭仲明制止,但在职工内心深处却永远地矗立起一座丰碑。

引子

2008年9月8日,山西襄汾发生尾矿库溃坝特大事故,一时间震惊世界。清晨8时许,高约50米、总库容约30万立方米的尾砂,如同疯狂的野马脱缰狂奔,挟裹大量泥沙飞流而下,一瞬间吞噬了长达2公里、最大扇面宽度约300米的30.2公顷土地,277条鲜活的生命遭受灭顶之灾!

襄汾溃坝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尾矿坝矿难。包括省级领导等主要负责人在内的数十名乡、县、市、省行政官员被先后问责……

一、“我们这里有一桩大险事”

这是一段尘封的记忆。山西襄汾特大溃坝事故使人们猛然想起,在世界珍惜动物熊猫和朱鹮栖息的陕南地区,曾经有一座更大、更险的尾矿坝,围绕那里曾发生过一段难忘的故事。如果事情按照原有的轨迹发展下去,最先震惊世界的或许不是襄汾,而是陕南。

翻开归档的卷宗,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将思维置于那一段并不久远的日子,仿佛还能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心灵也再次被现场的气氛所震撼--

2000年年底,谭仲明奉命就任中材集团(时称中非集团)总经理。历史上中非集团曾一度陷入经营困境,那时在前任总经理于世良的带领下集团正着力扭转困局。但毕竟积弊已久,官司缠身、债主盈门,各种困难不计其数,集团资金严重短缺,一些企业职工嗷嗷待哺。上任伊始,各种事务千头万绪,谭仲明一一梳理,和他的团队共度时艰。

在梳理公司事务中,党委书记于世良特别向谭仲明说:“我们这里有一桩大险事”,这就是陕南石棉矿尾矿坝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于世良介绍说,中非集团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会同矿上做了大量工作,每年都有专题报告,但因为资金困难,治理工作一直没法实施。

秦岭南麓,陕西汉中市宁强、略阳和勉县三县交界的汉水源头,大林河自西向东蜿蜒而下,冲刷出一条狭窄的山沟,人称黑木林沟。1951年,陕南石棉矿在这里建矿,成为国内八大石棉矿山之一。

陕南石棉矿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光,鼎盛时期,仅矿区职工就有3000多人,是周边数十里山民艳羡的好地方。今天的许多老职工还经常回味着当年的歌谣:“石棉厂,钱又多,粮又广,还能穿上花衣裳。”“女儿女儿快快长,长大嫁给石棉厂。”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由于石棉市场萎缩,加之低价进口产品冲击市场,陕南矿生产全面滑坡,曾经的辉煌一去不返。更让人心悸的是黑木林沟上的那座尾矿坝。

这是一座建造于1983年的初期坝,按照设计,到1988年就已服役到期。但因为经营困境,石棉矿无力对尾矿坝进行再次加大加固。在超期服役13年之后,尾矿渣堆积严重超量,库内失去调洪能力,俨然已变成一颗高悬在居民头顶的“定时炸弹”。

矿领导知道其中的巨大危险,从95年起便不断向各有关部门打报告,呼吁协助解决尾矿坝的隐患问题,但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当地政府也曾派专员现场考察,但因为资金来源落实不了,过后也就泥牛入海,没了下文。

听罢介绍,谭仲明眉头紧锁。这位科班出身、从企业一线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管理者,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八千人的性命之虞,刻不容缓!两人当即达成共识:公司的其他事情无论多大多难,也没有这件事大。这对被业内誉为“钻石搭档” 的亲密组合从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奔忙、谋划。集团通过各种渠道紧急向国家各部委反映情况,以图引起高度重视……

二、“这里的问题极为严重!”

经过多方呼吁,引起了国家安监局高度重视, 2001年4月,刚刚上任一百多天的谭仲明便会同现任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时任国家安全监督专员孙华山带队的专项检查组踏上了实地检查的路程。

茫茫秦岭,千里绵延,一道山脉,分割陕川。四月的秦岭,乍暖还寒,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车子沿着蜿蜒的蜀道艰难向前。

行至险峻陡峭的五殿梁盘山路,小雨变成了小冰雪,原本泥泞的路面结冰,变得更加湿滑,车子前行愈加艰难。突然,前面一辆轰鸣的货车停止了前行,竟然缓缓向后方滑过来,众人大惊失色!老练的司机师傅急中生智操纵车子停靠在山崖边,躲过一劫。环顾左右,一边是朦朦云雾中的陡峭山崖,另一边是无底深渊,一旦出事,不堪设想!

为安全起见。谭仲明建议大家一起步行翻过山峰,与在南坡迎候的当地车子汇合。这一次,众人一早从西安出发,到达汉中已是晚上九点。路上折腾了一整天。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在矿领导陪同下来到矿区。矿坝下面,两面陡山夹着一条山沟,自然地理条件使窄窄的黑木林沟成了老百姓世代聚集、生息繁衍的地方。狭窄的山沟里,分布着三所学校、一所幼儿园、三个住宅区、两个乡镇机关共计8000多名群众。乍一看,到处鸟语花香,小桥、流水、人家,一片田园风光。岂不知就是在这里,一颗“定时炸弹”已悬在人们头顶上多年了。

紧靠着民居,一座杂草斑驳的老旧尾矿坝就横亘在山沟上游,最近处民居离大坝已只有十几米。更可怕的是,由于当地人口膨胀,没有任何安全意识的居民虽屡经劝阻却仍不相信大难在前,还在不断沿大坝继续新建房。

顺着崎岖泥泞的小路登上坝顶,眼下的景象更是让人倒吸一口冷气。对应坝下密集的民房,坝内是高高堆积危若累卵的尾矿渣。渣堆高度已经冒出坝顶一百八十多米且在继续往外面扩,往高处长。

检查组特邀的一位国内知名尾矿库专家现场仔细检查后当即表示,这是个高度危险的库!现实的危险有两个,每一个都随时有可能引发人间惨剧:一个是渣堆严重超高好几倍,其陡峭度、松散度、碎石与渣土糁杂比例、渣堆内所含水份等各种因素已全面具备发生泥石流的条件;二、大坝是一座堆坝,因为先天结构的原因,加之尾矿渣已将库容填满,库内蓄洪调洪能力丧失,上游哪怕来一场小型的洪水,水量也会漫过坝顶,大水冲刷坝外表面,掏空坝体填充的土石方,在很短时间使大坝溃塌。

无论是巨量体积的泥石流漫过坝顶,还是大坝溃塌,带来的都是同样的灾难性后果:坝下的村落和人员将被全部埋掉!现场实地考察,大家的共识是--“这里的问题极为严重!”

4月11日,检查组召开有陕西经贸委、省安全生产局、汉中市主管部门领导、陕南矿领导以及中非集团参加的情况通报会。会上,谭仲明明确表态:“我们不推不靠,一定会负责任地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尽到我们该尽的责任。”

检查组组长孙华山专员随即紧急向国家安全监督局局长发出专项报告:“该尾矿库地处汉江上游,为局部暴雨、山洪高发区……现库内基本没有调洪库容,在设计洪水条件下溃坝的可能性很大;初步判定为危险尾矿库,一旦发生溃坝事故,将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谭仲明马不停蹄赶回北京与班子成员沟通情况,确定遏制险情扩大和排险、避险、闭矿的总体指导思想。第一、责令该矿立即停产,矿上的主要任务转为护坝避险、治理险情;第二、由集团紧急筹集应急资金,调拨给矿上先行做好应急处理,确保汛期万无一失;第三、集团加快与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协调落实彻底治理消除隐患的资金;第四、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在完成治理前一旦险情发生能够使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并联系当地政府广泛宣传到每一个群众,在群众了解险情的基础上尽快组织一次紧急撤离疏散演练。4月16日下午起,谭仲明不断赴国家各有关部门,请求给予资金、政策等支持。在给国家安监局局长的信中,谭仲明写道:“面对严重的安全隐患和严峻的形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国有企业的领导,我心急如焚。”

为了让陕南石棉矿提出的闭矿计划得到省里重视并给予批准,6月11日,谭仲明给陕西省省长发急信,请求支持。

陕南石棉矿矿长白江至今还记得谭仲明当时对他说的一句话:白江啊,你要认真负责,一直到把事情搞好、搞到底。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啊!

“集团的一把手这样重视,从那一刻起,我就看到了彻底治理好尾矿坝的希望。”7年后,矿办主任田凤斌对记者如是说。<<首页12末页>>

三、“坐牢事小,可人一旦没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为了坝下群众的安危,谭仲明利用一切机会奔走、疾呼。

2001年4月,他第一次来到来到汉中的时候,与该矿的产权所有者--当地政府的一位领导共进晚餐。利用这一点短短的时间,反复做当地政府领导的工作。

交谈进入胶着状态。“八千人的身家性命啊……”谭仲明突然怒目圆睁:“一旦出事,你我都得坐牢!”

陡然之间,嘈杂的餐厅一片寂静,众人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到了两人身上,惊愕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谭仲明猛然发现众人异样的目光,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扬在半空的手缓缓落下。他定了定神向对方道歉:对不起,我是着急啊……,坐牢事小,可人一旦没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有道是“不打不相识”。虽然一时冲突,但谭仲明认真负责的态度却赢得了对方的尊敬,此后他与这位领导成了要好的朋友。2003年谭仲明来到汉中收购汉江水泥公司时,汉中市政府从众多竞争者当中直接选中了中材集团。当然,这是后话了。

根据谭仲明的要求,陕南矿利用中材紧急拨付的专款对大坝进行了临时加高加固,购买了通信设备,在关键部位储备足量应急物资,增加大型机械,石块、土方、铁丝笼和应急发电机等供电设备。矿上成立了以矿长白江为总指挥的防险指挥部,设立了监测、抢险、疏散、保障、治安等小组,制定了各类险情出现时的应急预案。

汛期到来之前,组织青壮年职工和居民组成抢险队,随时待命。指挥部设在大坝上,中层领导轮流值班,多点监测,畅通联系。根据尾矿渣堆活动情况、余量库容与水情来势情况监测,随时准备启动应急预案。为了不留任何死角,他们联系当地政府紧密合作,划片负责,挨家挨户宣传,告诉居民逃生路线和方式,要求一切行动听从指挥部统一指挥,一旦听到警报,立刻按既定方案逃生。按照预案,组织居民成功进行了应急演练。

2001年8月,谭仲明召开集团领导会议,决定再次拨付部分资金给陕南矿,用以保障职工基本生活,保持职工队伍稳定局面。并通过汉中市政府请求省政府对困难职工伸出援手,随后连夜奔往西安参加陕西省政府专题会议。陕西省政府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积极协调,将矿里596名下岗职工纳入陕西省下岗职工再就业保障体系。

2002年6月,临近陕南石棉矿的佛坪县遭遇特大洪水袭击,交通、供水、通讯、供电中断,基础设施遭遇巨大破坏。洪水冲断了佛坪县通往外界的3条道路,县政府所在地的街道被洪水冲成乱石滩,数百人死亡。

谭仲明闻讯后心急如焚,一天内给白江打了三次电话,详细询问矿区的雨情汛情。他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有任何松懈,要加强应急准备,确保职工和居民安全。他要求白江从这天起,每天给他打一个电话,汇报安全情况。白江每次到北京出差,谭仲明无论工作多忙都会安排时间与他面谈,了解尾矿库的最新情况,交谈工作措施。

四、国务院领导批示“一旦发生问题,无法交代。该出的钱还是要出的。”

解决尾矿库问题,资金是头等难题。当时中材集团和汉中市财政都很紧张,根本解决不了那么大的资金缺口,请求国家财政支持就成了必需的选择。然而由国家拨款解决尾矿库险情在当时没有先例,各部门虽非常重视,但仍然有许多工作需要协调。

为此,谭仲明和集团领导多次向财政部汇报,争取资金支持;向劳动部汇报,求得职工社保问题解决。向中央企业工委、国务院监事会反映情况,请求协助向上级部门反映;向国家安监总局汇报,请求协调解决建坝资金;向国家经贸委汇报争取国家解决闭矿破产资金。各部门纷纷表示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并多次专门开会研究,国务院驻集团监事会主席贾成炳同志还特地向国务院上报了专题报告。

2001年年底,令人振奋的消息终于传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委员长对国务院驻集团监事会主席贾成炳的专题报告做出重要批示:“请经贸委商财政、计委和陕西省研究陕南石棉矿尾矿库的安全问题,这涉及三所小学、一所幼儿园、三个住宅区的安全,一旦发生问题,无法交代。该出的钱还是要出的。”

根据吴邦国副总理的批示精神,国家经贸委与国家计委、财政部、陕西省政府及中非集团多次协调,各方一致认为该矿尾矿库安全隐患应抓紧治理。2002年12月26日,该项目在国家立项,达成以下意见:一,采取两步走办法,即先清除安全隐患,后对企业实施破产。二,安全隐患治理及破产所需补助资金,采取国家财政、中材集团、陕西省政府几家分摊的办法。至此尾矿库险情治理费用得到落实。

2003年3月,刚刚在全国人大会议上选出的新一届中央政府领导及政府部门再次展现出极高的工作效率:

2003年3月29日,曾培炎副总理在治理意见上批阅同意;

3月31日,黄菊副总理批阅同意;

4月1日,温家宝总理批阅同意;

4月8日,国家发改委领导批复,从国债投资中解决由国家财政分摊解决的工程资金。随即,国家财政和中材集团分摊的工程资金全部到位,尾矿库治理工程开工建设。

四位国家领导人先后亲自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高度负责。

2004年8月,谭仲明又一次来到汉中。骄阳下他爬上高高的大坝工地,现场慰问施工人员,仔细检查施工情况。而后,又把石棉矿和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请到一起,语重心长地嘱托大家:“尾矿坝工程是一项人命关天的工程,国家高度重视、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我们要以优质工程,向陕南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让国家领导人放心!”

年底,治理工程顺利完工,一座崭新的高坝雄伟屹立,多年笼罩在黑木林沟的重大安全隐患就此消弭,八千多民众的生命之危就此解除。

尾声

山西襄汾溃坝事件发生后,使了解和曾经参与处理陕南矿险情的所有人都感到后怕,大家终于明白了:谭仲明当年做了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记者闻讯来到了这座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新生的尾矿坝。此时,它已历经4个洪水季节的洗礼,安然度过了近邻汶川特大地震和邻县巨大余震的考验。大坝下游,昔日浑浊不堪的“白汤”,又恢复了清澈见底的溪流,蜿蜒向前汇入汉江。

虽然已经过去多年,面对记者,很多人还清楚地记得谭仲明当初来到石棉矿的情景。石棉矿的司机李师傅的感觉跟别人尤其不同:“虽然是北京来的大企业领导,但人非常随和,没有一点架子,……。”矿党办朱主任细心地注意到了谭总的变化:“才短短几年的时间,谭总曾经漆黑的头发,已经变得花白,仅这个尾矿坝,就让谭总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啊……”。

记者来到职工中走访:知道襄汾溃坝吗?知道;联想到咱们跟前的大坝了吗?当然能想到;你现在还害怕吗?我们过去怕过,现在不怕了!

白江矿长深有感触地说:以往我们年年打报告,年年没结果。现在终于治理好了。

一位职工辗转找到记者,哽咽着请记者转告谭总:谭总可能不记得我,但我们都还记得他,坝区的人都记得他!希望他保重身体。

值得一提的是,陕南矿原本就不是中材集团的企业,不过是先前由中非集团原领导与当地政府签定《联合协议》,由集团实施管理,而所有权和收益权仍然归属地方政府所有。按常规思维,“谁家的孩子由谁抱”,把它推给地方政府去处理也不是没有理由。然而,面对着8000个鲜活的生命,谭仲明没有这么做,谭仲明也不会这么做!

大坝竣工之时,有人提议集资在坝上为他立一座功德碑,让子孙后代记住这段历史。谭仲明闻讯后坚决制止了。

有形的碑最终没能竖起,成为众人挥之不去的遗憾;

无形的丰碑,却永远地矗立在8000多名坝区群众的心头!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首页12末页>>

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静电TPU塑料

实验喷雾干燥机

儿童钢化玻璃池